我市实施“百万亩棚膜建设工程”“蔬菜产业提升工程”以来,铁西区平西乡西八大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抢抓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在绿野花溪谷农民专业合作社园区内兴建33栋温室大棚,以种植草莓、小番茄、水果黄瓜等休闲果蔬为主,多方效益正日益凸显,为乡村振兴汇入绵绵动力。
沿着蜿蜒平整乡道,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红旗路标指引下,记者来到绿野花溪谷采摘园。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高低错落,坐落在丛泉湖花海旁。宽敞明亮的合作社销售大厅里,刚采摘下来的新鲜水果被放置在特制透明可降解的食品餐盒里,静静地等待着线上线下的顾客。
“省平台定价每箱69元包邮,每天300箱,日产量1000斤,3天内到货,我们能做到……”在合作社销售办公室,负责果园营销的许穆正和省里电商商讨平台的最后报价。
许穆介绍说,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下,园区棚膜果蔬线上线下订单成井喷式增长,自己要根据气温变化,增加冰袋和真空气包以保证果品邮寄时的品质,回馈大家的信赖。
以往农民想都不敢想的果蔬与栽培技术如今在这温室大棚里一一成为了现实,在此务工的农民感言,“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前台前台,9号棚草莓修剪秧苗工作已完毕,可以进行自动给水。”农民高敏和同事们有说有笑刚完成工作,用对讲机呼叫报告工作。
“物理杀虫,电动控温,精细灌溉……这里的种植技术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这里工作其实是在学知识、长本事。”高敏说。
像高敏这样幸福工作的不是个案。村民王永每天都要穿着特色的园区工装,开着观光电瓶车穿梭在各个大棚之间,他不是拉着采摘游客,就是负责运送准备走物流外销的果品。他说,当前合作社的经营理念是他最感兴趣的话题,企业文化让人深感自然与人、农业与观光的巧妙结合,每天看着接踵而至的游客、纷沓而来的订单,让自己转变思路,争当新型职业农民,深感现代农业的精彩。
“发展棚膜经济不是目的,建设休闲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铁西区平西乡西八大村第一书记付大治一语道出合作社未来发展方向。
如今,棚膜采摘园的停车场已收拾平整;观光旅游电瓶车被擦拭得锃亮;迎宾大厅里,游客入园须知、果品展示、特色包装、无纸币结算一应俱全,乡村新景映射乡村振兴。
“人与自然,农业与休闲的完美结合是我们经营动力源泉。”许穆坚定地说,随着乡村民宿、采摘游的渐热,未来园区要打造四季都可采摘的新型园区,让市民假日就近收获欢声笑语、放松身心,体验幸福铁西、魅力西八大。
棚膜产业不仅富了农民口袋,还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33栋温室大棚中,有1栋归村集体无偿使用,所产生的效益已用于该村贫困户的分红。
72岁的村记账员董江说,近年西八大村的村容村貌变化很大,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都是全村上下深耕棚膜扶贫项目的结果,我们要继续知党情、念党恩、跟党走,乡村生活一定比蜜甜。
党建引领、瓜果飘香、科技兴农、三产融合……在美景如画的西八大村绿野花溪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正在劳作的村民与游人的幸福笑容让人深感棚膜产业为乡村振兴汇入磅礴力量,美丽乡村焕发出蓬勃生机,攻坚道路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