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人和土地的关系是最核心的生产关系。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什么时候人和土地的关系处理好了,革命和事业就有了飞跃的发展。研学“三农”工作,什么时候人和土地的关系处理好了,“三农”的事业就有了飞跃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看,破解好土地问题是破解好“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争取土地的所有权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期,解决土地的问题是从解决土地所有权入手的。建国以前,土地集中在地主手中,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没有或基本上没有土地,农民被地主剥削,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闹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地主所有土地变成了国家所有土地,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土地的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个时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代表和组织农民耕种土地,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革命的胜利,解决了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二、搞活土地的使用权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1978年改革开放,乃至于改革开放的40年,解决土地问题的核心是搞活土地的使用权。改革开放以前,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土地大而公,人民或是农民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实质上是使用权不明晰或是虚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大胆实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从分田到组、到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不仅真正成为了土地的所有者,而且真正行使了土地的使用权。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把人这个最活跃的生产力和土地这个最关键的生产资料不断结合、不断深化,使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飞速发展,农村不断繁荣,农民从基本温饱到吃得饱、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得好,中国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这个丰功伟业,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才能得以创造,伟业至伟,全球瞩目。
三、激活土地的经营权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三农”问题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好土地由资产变资本、由资本变资金,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对此,党中央科学决策,开展“三块地”试点改革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成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重要方面。在这其中,农村“三块地”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成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搞活土地的经营权,是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新路径。
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我们学习党史,回顾“三农”发展历程,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完成了第一次土地改革,解决了土地所有权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完成了第二次土地改革,解决了土地使用权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家领导集体,将组织和带领全国人民开展第三次土地改革,解决好土地的经营权问题。
纵观中国革命的历史,重温中国“三农”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破解好土地问题是破解好“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