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专题栏目>>产业精准扶贫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0-08-26 08:47   来源:四平日报
双辽市:产业扶贫 越走路越宽

  近年来,双辽市积极探索和培育“接地气”的扶贫产业,不但有效避免了“水土不服”,而且形成了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变废为宝 点草成金

  在东明镇盘山村第一书记于建平的引领下,笔者走进大华草厂的库房,发现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将最后一批销往日本的稻草砖装上大型货车。“这里的气候和土质,造就了稻草秸秆的特殊品质,你看干别的不行,但日本和牛爱吃,供不应求。”东明镇大华草厂负责人刘兴华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双辽的稻田种植区,稻草的综合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喂牲口不爱吃,做烧柴不仅热量低灰还大,野外焚烧还污染环境。自第一书记于建被派驻到盘山村后,始终探索着能将稻草变废为宝的致富之路。偶然的关系,于书记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大连一家出口稻草砖的企业。经过深入调研,不但适宜于本村实际,而且效益可观。经过向市里有关部门申请,盘山村稻草加工项目成功建成。为充分利用好这一项目,寻找颇有致富头脑的刘大华做承包经营。虽然项目启动时间不久,但仅半年时间,就累积销售4000余吨,实现收入70余万元,而且还为村上交18.88万元承包费,既为贫困户增加了分红,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种植稻田户每公顷因出售稻草还可增加1000元收入,同时还增加了30余名贫困户就业岗位,一举多得。

  面对即将进行收获季节,刘兴华和几位村干部计划着,要进一步加大产量,扩大收购半径,把更多的秸秆变“废”为“宝”,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笨面产业 富村裕民

  走进王奔镇巨兴村村部,“巨兴村粮米加工厂”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远近闻名的“巨兴笨面”就产自这里。每逢面粉集中生产期,这里便会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机器的轰鸣声显得格外悦耳,经过千回百转的磨炼,小麦化身为一箱箱、一袋袋麦香纯正的“西辽河巨兴笨面”货车上等待发售,它们将通过商场、超市、电商等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仅去年就售出面粉20万斤。

  巨兴村粮米加工厂于2017年成立,并且在当年生产达效,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占扶贫产业项目分红的28%。近几年,粮米加工厂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不但注册了商标,还升级改造了粮米加工设备以及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百姓的腰包也是越来越鼓了。由于小麦的生长周期较短,在小麦收获后,村民还可以种植白菜,一年下来,每公顷土地可增收2万元。目前,巨兴村的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到130公顷,建成了特色小麦产业园区,有效地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为农民增收致富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巾帼扶贫 巧手圆梦

  在卧虎镇浩然村扶贫服装加工车间里缝纫机声声作响,妇女们正在忙碌地操作着缝纫机,看到一件件衣服被裁缝出来,她们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浩然村利用扶贫服装车间为周边贫困待就业群众提供岗位培训,用简单的技能、灵活的时间和可观的收入吸引群众主动就业。“扶贫车间不仅为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是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我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贫困户孙春梅自信满满。目前,浩然村扶贫服装加工厂有稳定员工21人,其中贫困户5人,人均月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货源供不应求,现已选址筹建第二扶贫车间,可为更多的百姓和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扶贫产业在让群众尝到甜头的同时,改变了贫困户以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造血式”产业扶贫已成为浩然村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