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亮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农村闲置垃圾站合理使用的提案》(第156号)已收悉,经商市住建局,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述,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急剧增加,垃圾治理工作已经摆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位置,为此我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自2018年起先后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建设,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逐年提升。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一年接着一年干,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各县区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双辽市、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以政府主导模式进行垃圾收运处置,梨树县采取部分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保洁公司进行垃圾转运。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62座。其中,铁东区17座、铁西区7座、梨树县18座、伊通满族自治县6座、双辽市14座,配备垃圾箱、垃圾收集池、垃圾桶共计15万个,各类垃圾收集转运车4416辆,配备保洁人员4699人,推进全市755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式日常保洁。
二是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巩固垃圾治理成果。 因地制宜巩固拓展以“三清一改一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农民群众清洁村庄环境,通过“门前三包”等制度明确村民责任,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散养密集村屯畜禽粪污收集点和粪污集中储存发酵场所建设,保证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解决畜禽粪污乱堆乱放问题。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农村垃圾减量。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以分类减量为目标,结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初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二次二分法”分类模式,即:农户初分和村保洁员再分二次分类,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卖钱、不可卖钱的两类垃圾。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对农药瓶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各村屯均设立颜色鲜明红色垃圾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统一处置。
四是加强农村保洁机制建设,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我市突出党建引领,压实乡(镇)、村党组织工作责任,形成由主管部门牵头,政府相关部门配合、乡(镇)党委主要负责、村党组织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明晰工作职责,强化工作力量。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农村保洁工作经费和设施设备,2021年全市各地克服地方财力紧张困难,累计投入资金2.1067亿元,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不断创新,发挥协调作用,与各相关部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合力推进农村环境改善,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