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网   四平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工作动态>>图片新闻

四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0-02-17 09:44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
战“疫”出英雄
——记市农业农村局抗疫战线上的平凡英雄

  

    这个春节,过得异常艰难。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新增,确诊,疑似,死亡……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频繁滚动,让人沉重,让人焦虑,仿佛置于黑暗之中。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危急关头,总有一道光穿越黑暗,给你温暖!市农业农村局139名干部职工义不容辞投身社区和南桥卡站执行疫情防控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农业农村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看似平凡普通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精彩。

    心中有誓言 老病志弥坚

  在市农业农村局,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年龄很大,几近退休;他们身有疾病,不算健康,在下沉人员当中原本可以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却意志坚决,汇入防疫战争的洪流。

  刘远和,58岁,农机推广中心干部。“身为老党员,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顶上去!”刘远和说。社区为照顾他年纪大,允许他执行任务期间可以抽空回家休息,认真的老刘说:“我不能因休息导致工作出现漏岗失误”,于是他硬是坚持早7点直到晚8点执行巡逻任务,每天坚持10个小时以上在岗,直到社区又给派人才得以休息。

  陈洪金,59岁,市畜牧工作总站干部。“我是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我很荣幸!我没有时间在群里发言,因为我有更多要做的!”

  李洪波,57岁,局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总是精神抖擞、干劲十足。从大年初一就开始上班,他几乎干遍了局后勤保障所有工作。每天扛着沉重的箱子楼上楼下消毒、收取文件、配送卡站人员三餐,还要解决机关留守科室的各种杂事,修理电脑、打印机,同志们缺啥少啥都习惯性地叫一声“李哥”来解决,当收到大家由衷的感谢时,他总会谦虚地说“李哥没事,有事告诉李哥啊”。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年前他就因腿部疾病,好多天连行走都困难。在大家都过年休假时,他第一时间上岗,用自己的奔波劳碌换来了我局工作人员安全舒心、运转顺畅的办公环境,有这样的一位老大哥在身边,倍感温暖。

  董红梅,55岁,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干部。“我3月份就要退休了,但遇到国家这么大的难事儿,只要我还在岗1天,总要做些什么,才能无愧地回家。”本身就有多种疾病的她,第一天上岗就是在零下29的室外整整站了6小时,回家就感冒了,但第二天依旧坚持上岗,后因诱发心脏病被送回家中休息,自己还非常懊恼地说,“早点吃药顶过去,就不能耽误执行任务了,等我病好了,我还能上岗。”

  刘艳梅,市农机监理处干部。大年初一刚做完第三次碎石手术,医生叮嘱一定要多喝水。但是疫情发展牵动着她的心弦,接到报到通知后,她没向单位请假,火速上岗,先后为七栋楼四十多个单元张贴宣传海报、入户排查登记外地返平人员。又到卡点登记和办理发放通行证。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和不漏岗,她不敢喝水,甚至六七个小时坚持不上厕所。后来发现自己肾积水加重,腹痛腰痛加剧,不得已离开岗位,她遗憾地说“我身体状况不适合上岗了,但我为我的城市尽力了。”

    单位挑大梁 社区扛重任

    王树武,局发展规划科负责人,在机关就是出了名的老黄牛。接到社区通知,他顾不上84岁的老母亲,第一时间认领任务,别人不愿干、不能干的工作他全都包揽过来,并做得有声有色。社区同志高度信任他,让他协助管理给别人安排值班,他把最早、最晚、最长的时间都排给自己,考虑到天气寒冷,又把自己的私家车提供出来,方便交接班的同志在车里休息取暖。  赵旭东,农经局农民负担管理科科长。在单位他是农经专家,作为全市第一批下沉社区的同志,他先后接受巡逻、看护、宣传等多个岗位的防控任务,从未向组织提任何困难,他跟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一句“到岗”,可了解他性格的人都知道,这个不擅表达的人说出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你放心了。  
    赵旭东,农经局农民负担管理科科长。在单位他是农经专家,作为全市第一批下沉社区的同志,他先后接受巡逻、看护、宣传等多个岗位的防控任务,从未向组织提任何困难,他跟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一句“到岗”,可了解他性格的人都知道,这个不擅表达的人说出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你放心了。

    邢淑媛,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校长,在富强社区对弃管小区进行消菌杀毒、住户排查,早8点、晚4点,中午没有时间吃饭、休息,这是她连续四天的工作内容。邢校长家住铁西区,却被派到铁东区工作,但她没有迟疑,开自己的车每日往返。由于工作时间太长,机关党委要替她沟通解决问题时,她却说:“估计这几天忙,过阶段能好些,社区人少,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管菲,农机推广中心干部,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乐观、开朗,干活麻利。在执行任务时,她每天穿梭在10多个家属楼看护、发放通行证、楼道杀毒、站岗巡逻,但她从不将这些当成苦差事,反而说“天天满头大汗,就当溜腿呢!”即便在被误解批评时,也没有放弃手头的工作。社区选她当典型,要她报个人事迹,她却婉然拒绝了。偶尔她把当天工作内容发到群里,让人感到心疼的除了那么多繁重的任务,还有那一句“我今日安好”。

  家人齐上阵 携手打硬仗

  在市农业农村局139人奋战的疫情防控战场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和自己的家人分别战斗在不同的岗位上,携手并肩,奉献爱的力量。

  于晓光,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副主任,爱人是社区工作者,年初一工作受伤后依旧坚持上岗,于晓光于心不忍,由于路上没车,他主动接送妻子上班,“社区工作太不容易,我能做的就是支持。”3日,于晓光自己也到社区执行任务,除了设卡登记,还要电话随访小区外来人员,每天下午近7小时要在零下二十几度的露天值守。有时候遇到有的业主不理解骂人,他就苦笑开解自己;遇到居民主动上报高烧和身体状况的,他又高兴得跟大家说:“我们的宣传起作用了!”在疫情面前他和妻子成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好战友。

  田华、闫丽华,是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工,也是一对夫妻。疫情发生后,两夫妻同时放弃休假,一个奔走在“疫”情一线进行动物检疫检查和物资调配,一个往返于各小区走访宣传看护。元宵佳节,家人团聚时,正是他们战“疫”上岗时,他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如果我们的苦累能偿还,就让今天所有的坚守,都奔向日后的每一个团圆”!

  2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需紧急组建一支疫情防控队伍,负责南桥卡站过往车辆消杀和人员体温检测任务,这是防控工作最繁重、风险最大的一线卡点。任国宏、任国伟两兄弟不约而同报名,现在兄弟俩同在卡站消杀测温,8小时轮流上岗,并肩作战,共同树起了“保护英雄城南大门”的战旗。

  王洵,农经局局长,在市里还没有号召市管干部下沉社区时,就第一时间到社区开展工作。他的妻子是公主岭的医生,从过年开始就隔离没回家,女儿是一名街道干部,承担着更繁重的工作任务。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却默默支持女儿做好每份工作,经常在结束自己的任务回家后,还要帮女儿整理各种工作材料。今年这个春节,这个三口之家少了一次团聚的温馨,却多了三份坚守和责任。

  使命扛在肩 志愿显担当

  姜宝勤,局新农办的一名职工。2月3日上岗开始,就每天工作6小时,后又被紧急抽调至火车站对返平人员登记。面对火车站高危场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出不去小区、无交通工具的窘迫局面,姜宝勤硬是一声不吭扛下了重任,每天要么提前1小时步行前往,要么一声不吭骑电动车坚持上岗。后又到其他社区执行看护任务,每天爬11层的楼梯帮助隔离人员采买、倒垃圾。自己的任务刚结束,又主动要求社区再给她安排活儿,社区要给她写一篇新闻报道,她却反复说:“不用,我干的活大家都做了,真是没啥写的!”

  张晓强,市农机监理处的干部,接到通知分配到华宇社区进行宣传海报、通知等张贴工作。他又看到社区发出号召:中央公园小区和华宇城小区缺党员志愿者5名,请报名!”“我报名”。就这样,张晓强又多领了一份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有我能做的事,我就要去献份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战“疫”中,市农业农村局人迎难而上,勇敢逆行,不同的工作任务,一样的使命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英雄谱”。这里没有什么毫言壮语,更没有什么惊人壮举。像他(她)们这样生动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向所有在疫情防控一线辛劳奉献、默默坚守的同志们致敬、点赞!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在这即将春回大地的时节,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定会迎来今年的丰昌岁晏,筑牢我们的幸福家园!


[纠错]